要说在八十年代最火的电影,那要数战争题材电影《红高粱》了。

这部电影由著名国际导演张艺谋在1987年执导,巩俐和姜文主演曾经万人空巷,电影当中的一些镜头也许还有很多人都记得,尤其让大家始终忘不了的就是姜文在电影的最后那一段非常豪迈的唱《酒神曲》的场景。

2012年,我国的一位作家登上了国际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他就是《红高粱》电影的原小说作者——莫言。

这个奖带给了国内文学界的一阵非常强烈的轰动效果,同时也填补了国内"没有中国人得诺奖"的遗憾。但不知道为什么,莫言这位天才作家却因此遭到很多的谩骂。这也许是因为他的文学创作的题材和形式有非常大的关联吧。

此之蜜糖,彼之砒霜

文学与艺术的创作通常情况下会造成非常大的欣赏分歧,往往这种分歧来源于知识层面、政治信仰、宗教文化甚至是地域差异。

很多国外有名的文学作者也受到了不少对于作品的抨击和谩骂,甚至一代文豪鲁迅先生都曾经被余秋雨恶言诟病。这虽然称不上是主义之争,但是也可以看得出对于欣赏文学艺术,人们的分歧是非常大的。

从得到诺奖来说,莫言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因为得奖,莫言的小说和其本身可以说一夜之间便火遍全国。在全国各大书店中,莫言的文学作品也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上,似乎拥有一本莫言的书成为了一种潮流。

论名气和文学创造力,莫言在文坛当中是数一数二的。而夺得诺奖更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包括被文青们喜爱的日本作家春上村树也曾经多次被诺奖提名却没有获得。

也有非常多的著名文学作者非常推崇莫言。

王忆安曾经如此评价莫言:他是天才型的作家,虽然有时很好,有时糟糕,但是有才华的人是输得起的。

通过这样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人欣赏莫言的作品都会有褒有贬,更何况是这么多不一样的读者了。

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上的人常常会有很大的困惑,到底应该是适应市场的风向和脉搏,还是坚持自我写自己想要写的东西呢?也许莫言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但是从他的文学作品上来看,他还是选择了后者。因为他的作品拥有非常夸张奇妙的想象力,更是拥有独特的文风和描写视角。

比如他的《檀香刑》其实非常具有暴力美学的意味,大段的对于酷刑的描写让很多读者都感觉到不适。

很多电影导演也喜欢宣扬这种暴力美学,因为这反而让人们知道了暴力的恶劣,从而不敢滥用暴力。但事实上暴力的影响往往是那些不使用暴力的人很恐惧,使用暴力的人更兴奋。

于是对于莫言的第一种诟病便产生了。

莫言的作品中经常会使用一些民间俗语和方言,这种文学手法其实现代的很多作家也会使用到。一方面贴近真实,让读者通过这些俗语和方言充分了解文章当中的人物地域,另外一方面也给人以亲切的感觉。

但是往往这些俗语和方言对于喜欢严肃文学的人则不是很友好,尤其是那些推崇普通白话文的作家和读者,更是深恶痛绝的。这也是莫言的作品常被诟病的一方面。

而且在他的作品当中经常会通过描述和侧写反应出一些对当下现实的批判。很多读者认为这样的反思和批判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有些读者则不喜欢,这源于文学作品往往都会在意思上表达得不明确,或者是因为理解的角度不同,产生了非常大的误读。

得诺奖的具体原因引发争论

很多人不喜欢他的那些会揭国家疮疤的文字,认为作家应该有向公众宣传国家美好的义务和责任。但是毛主席都强调要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被文学创作者批评两句,不是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吗?

但是确实在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外国人的颁奖词让国人很不满意。他们拿《蛙》来举例说莫言的小说攻击了历史和谬误以及贫乏和政治虚伪,巧妙地揭露了人类最为阴暗的一面,在不经意间给象征赋予了形象。

还说从未有过如此直白地写出中国20世纪的疾苦情况。这些言论被有些不喜欢莫言小说的读者抨击,说莫言递给了外国人一把刀子,捅进了我们国家的胸膛。

事实上,这些看似对我国不太友好的言论是西方人和东方人他们对于国家政治等问题的看法存在着根本差异导致的。

首先西方人对于国家就没有一个特别明确和强烈的概念。历史上的很多西方国家都是以血统来看待国家传承的,所以他们才能容易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民主联合政体等等。

他们不像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传承历史,没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王朝世代更迭,所以他们更加向往艺术创作灵魂上的自由。这种自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而是完全不受约束的状态。他们认为艺术创作本身就不应该被政治所裹挟,而莫言的文学作品具备这样的素质。

再有西方人不理解东方人的国家思维逻辑,东方国家的很多人非常注重集体和整体,而西方人更加强调自我。比如日本,从来都是以大和民族为整体,个体要遵循整体的意志按照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务整体的态度来面对国家。

但在法国却并不是,他们很晚才形成了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形态,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所以他们认为莫言的创作在中国是具有开创性的。而事实上他们完全不了解,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国家已经放开了很多政治自由。更何况在很多中国人看来,自由是需要有框架的,不可以失控。

莫言并不是只得到了外国人的承认

虽然谩骂声此起彼伏的,但是往往越优秀的人就会越孤单。其实莫言的优秀早在他得诺贝尔奖之前便已经被国内的很多同行与文学研究者承认了。

比如《活着》的作者余华,似乎他和莫言有着非常相同的趣味,而他的作品也并不避讳地描述暴力和政治,他认为莫言值得十次矛盾文学奖。

而文化学者王蒙先生在读完莫言的小说时也说:"看完莫言的这篇小说,我承认我老了。"同样拍出影视作品的《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也说莫言摘取诺奖,实至名归。

总结

欣赏和包容其实增添了对于艺术创作的动力。总理也曾经说过要求同存异,老一代革命者都不排斥不一样的声音出现。更何况文学作品往往能够传播多种观点和角度,这些观点和角度虽然不能被所有人接受,但是并不代表它不优秀。

莫言正是这样一个视角独特的作者,他利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描述曾经走过弯路的中国,来描述那些没有被大多数人所看到的黑暗,这本来就是一个文人的勇敢。鲁迅先生在民国时期的针砭时政难道不尖锐吗?他也被当时的很多社会名流和民主人士所崇敬。

其实对于艺术创作,我们应该用更加宽广的胸怀来看待。

民智渐开的当下,对于我们国家的文学创作者能获得世界奖项的认可,我们应该觉得高兴,不应用随意的谩骂来对待这样一个为国家增光的作家。

我们也应该希望更多的中国文学创作者可以得到世界的认可,让中国的文化被世界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