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在会议中强调,要加快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其中,工业互联网作为实现人、机、物全面互联的重要载体,将在此轮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再次迎来发展“东风”,依托平台构建全要素、全生产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成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支撑。

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新机遇:工业互联网发展按下“快进键”

随着工业互联网被列为新型基础设施,所释放的政策红利将将进一步汇聚政产学研用金各方力量,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持续动力。一是打通金融链,拓展面向工业互联网融合技术、典型应用场景、行业解决方案等领域的投资机会,吸引社会资本大量涌入,有效带动行业整体加速发展。二是打通产业链,吸引工业互联网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将进一步提升参与工业互联网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工业互联网的落地。三是打通科技链,引领加大对工业互联网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快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等环节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新技术:新兴技术集群突破释放叠加效应

近年来,5G、VR/AR、IOT等新兴技术已经全面融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迅猛发展,形成互为场景、互为基础、互为生态的协同应用体系,持续释放融合发展的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一方面,工业互联网需要新兴技术提高系统应用水平,5G网络将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大数据中心将缓解工业数据存储难题,人工智能将深挖工业大数据潜在价值;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将会成为新兴技术在工业领域迁移落地的关键载体,为适应不同工业场景,打造高可靠、高精度、高效率的工业应用提供基础工具、数据支撑与安全保障。

新动能:赋能垂直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工业互联网依托平台向上提供开发接口及存储计算、工具资源等支持,向下实现对各种软硬件资源的接入、控制和管理,覆盖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业务应用,有利于全面赋能传统产业,提高行业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培育形成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打造经济高质量新动能。基于“区域经济+特色产业”模式将形成一批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地,为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根据相关测算,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8%,价值增长潜力巨大。

新时期工业互联网建设投资突破口与难点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互联网是本轮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战场。随着工业互联网被列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兴技术交叉融合、推广典型场景应用、深挖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等将成为工业互联网投资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新兴技术交叉融合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处于历史交汇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快速延伸。工业互联网作为工业领域的“操作系统”,为新技术落地提供了广泛场景应用与海量数据支撑,形成了5G工业网络定制、工业大数据、工业智能等融合技术应用领域,将创造大量投资建设机会,有效推动企业体质、增效、降本。

典型场景推广应用

工业互联网作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核心支撑,广泛应用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等各个环节。推广设备预测性维护、供应链协同管理、生产工业优化、资源协同配置等典型场景实践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加速构建研发协同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扁平化、服务延伸化的新型制造体系。

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从概念倡导阶段步入落地深耕的阶段,根据垂直行业特征打造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将有利于解决关键共性问题,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工业互联网赋能作用。通过打造“云基础设施+终端连接+数据分析+应用服务”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加强行业内协同水平,提高资源综合配置效率,切实提高平台服务能力。

同时也应看到,数字化思维欠缺、需求供给不匹配、关键技术积累弱、平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仍在制约着工业互联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亟需通过政府支持和企业创新,紧抓产业培育、平台建设和行业落地,促进工业互联网纵深发展。

下一步政策建议

应从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与应用的关键问题出发,结合场景需求与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赋能作用,切实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抓产业培育,夯实转型升级根基

一是发展基础技术相关产业,调动产学研用各方力量,针对工业互联网发展需求,弥补硬件基础、工业软件、数据传输、工控安全等技术短板。二是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相关产业,围绕边缘智能、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机理建模、工业应用开发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加快实现技术成果转化。三是发展融合创新技术相关产业,结合5G、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特点,促进创新技术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将创新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

抓平台建设,提升新型服务能力

一方面应注重垂直深耕,构建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综合性工业操作系统,汇聚技术、人才、数据、模型等各类资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另一方面应开展重点突破,壮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企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流程痛点,持续迭代平台功能,不断丰富应用服务,加快培育基础共性、行业通用、企业专用等“杀手级”工业APP。

抓落地应用,加快解决方案培育

一方面,聚焦家电、汽车、电子等离散行业,基于平台打造设计制造协同、生产管理优化、设备健康管理等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内企业核心业务和关键设备上云上平台。另一方面,聚焦钢铁、冶金、石化、能源等流程行业,基于平台打造生产过程状态监测、故障诊断、预测预警等解决方案,实现生产过程的集约高效、动态优化、安全可靠和绿色低碳。

作者袁晓庆系赛迪工业互联网首席研究员、赛迪智库信软所工业互联网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