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地域文化将赢得整个世界,糟糕的地域文化终将被历史湮没。”——互联网的出现陡然将世界拉近眼前,一边是屏幕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一边是屏幕外的锦绣旗袍茶香袅袅。全球化发展势不可挡,故土情结又将如何安放?10月29日下午,在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的第二场高端对话中,国内外多位知名专家从地域文化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不同侧面,阐述关于全球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乡土意识与精神家园之间的关系,各抒己见,引经据典,精彩观点频频赢得现场掌声。

韩国交通大学教授Hong Young Hee

来自韩国交通大学教授Hong Young Hee认为,全球化不但没有实现地域文化被西方现代文化所取代,反而是越发地让人们意识到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地域文化之所以到今天还保有生机与活力,是因为地域文化来源于人们生活和劳动,渗透于日常生活中,至今仍是处理社会伦理关系和应对道德冲突的基本行为准则。”

地域文化是文化自身的基石。Hong Young Hee说,人在成长过程中首先接触的就是自己生活所处的地域文化,从熟悉的地域文化中逐渐生出文化认同感,有了文化认同感进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焦国成

“科技是超前的,文化是滞后的,科技是统一的,文化是多元的,这样必然形成地域文化与全球化发展的冲突。”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焦国成看来,科技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沟通了世界上各个角落,但是这些角落里本身就存在着完整的文化生活,地域文化被技术浪潮裹挟进入全球视野,这些地域文化又将走向哪里呢?

焦国成教授在发言时讲述了季札挂剑的故事,“季札与徐君定了心灵契约,这个契约不因为人不在世而作止,这样的信义走遍天下都没有问题。”江南文化正在走向世界,王阳明的理论不仅影响着中国,也影响着韩国、朝鲜、日本等东南亚地区,现在仍持续扩张,影响世界。“优秀的地域文化将赢得整个世界,糟糕的地域文化终将被历史的浪花所湮没”。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沈卫荣

“讨论江南文脉的意义,在于强调多元文化、强调世界大同时,我们更应该把自己做好,把传统文化做好,让世界上各民族能够理解江南,真正接受江南文化。”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沈卫荣在对话现场分享了一段自己很喜欢的话,“那个发现他的家乡甜美的人还是一位稚嫩的初业行人;把所有土地当作故土的人,他已经是强大的。但是,把整个世界作为异乡的人,他是完美的。”

沈卫荣认为,今天人们都应该把整个世界当成异乡,永远带着理性去看待世界,尝试去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地方,把世界改造得更好。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的Oliver Davies教授

面对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无可避免地会出现精神世俗化,导致精神文明削弱现象的出现。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院的Oliver Davies教授并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人类的自我意识就是技术与社交属性的融合,即使是在牺牲社交属性完成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不久之后就形成了科学与社交之间的新关系。“目前中国还没有利用科学韧带建立起强大的社会,当我们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性时,我们就会进入一个新的文明阶段。”

“本土文化就是自信心,就是创造力。”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仕忠认为,“不同文明、不同思想、不同语言都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吸收、共同创造,才能够创造新文化。”

黄仕忠教授举出了20世纪杰出国学大师之一王国维的例子,日本学者评价他是中国传统文化学者中具有西方学术视野的人,王国维的学问是由东方与西方文化相融通所形成,“我们要在全球化发展中学习西方,更重要的是学会融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