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正式出台。

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要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目标,有两个方面非常重要。首先要加大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比例;其次,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简而言之,就是要深化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

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

首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明确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服务人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教、坚持统筹推进。

细化到具体的实施内容,《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到,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以农村为重点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建立更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投入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园,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提升民族教育发展水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为改善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今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城镇小区没有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规划配套幼儿园或规划不足,或者有完整规划但建设不到位的,要通过补建、改建或就近新建、置换、购置等方式予以解决。小区配套幼儿园应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民办园数量占幼儿园总数的比例已接近63%,但民办园总量中普惠性民办园只有43%左右。

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曾表示,要实现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的目标,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必须继续按照公办民办并举的要求,在大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积极扶持和引导更多的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另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近日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教育部负责人就《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实施方案》答记者问时指出,教育现代化是普及、质量、公平、结构等方面整体水平的提升。在战略上,提出了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总体目标。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格局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

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2005年-2015年10年间,高等教育办学多元化格局渐渐形成,民办高校发展迅速,成为高校增长的重要生力军。报告显示,10年间民办高校从250所增加到733所,民办高校占普通高校比例从14%增加到28.6%,其中民办本科高校数量增长最快,从27所增长到423所。

此外,2月19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门就近期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解读。

《方案》指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对进入目录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投资符合条件的,可按投资额一定比例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熊丙奇表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以及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等领域,是希望通过社会资本的进入,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并且通过校企联动,技能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与此同时,熊丙奇认为,对于社会资本参与进入到教育领域,相关学校要成立类似学术委员会或者专业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对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生实习等环节进行选择和评估,并且形成规章制度。“即使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仍然要坚持公益性原则。”他提出。